新聞資訊
開元股份宣布將以2.71億元出售旗下的制造業全資子公司“長沙開元儀器有限公司”,全力轉型職業教育股。從專業從事儀器儀表制造到*剝離制造業業務轉型職業教育,從開元股份的轉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儀器儀表制造行業發展所面臨的窘境。
2012年,開元股份在登陸深圳創業板時,從事的主要儀器儀表業務還是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燃料智能化工程產品、煤質檢測儀器設備產品及其配件與服務等。但是在2017年,開元股份自收購兩家職業教育企業之后,走上了職業教育與儀器儀表雙主業的道路。
在雙主業發展過程中,兩種行業的利潤卻發生了巨大的反差和不平衡。其中,職業教育的營業占比不斷增加,制造業的營收占比在不斷降低,甚在2018年1-8月份, 制造業務的利潤還出現了虧損現象。根據年報所述,開元股份制造業務出現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客戶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引起固定經營成本較高等因素導致的。
從宏觀環境來看,長期以來,大量的制造企業創造了中國經濟體的主要活力,但是盲目的擴張,造成了產能的過剩。相關專家認為:中國制造業的主要病癥就是“增長方式粗放,靠要素投入增加產值,而不是靠提升質量和效益”。因此,我國提出了“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的措施,但是這對于中小儀器儀表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因為我國儀器儀表制造企業發展的狀況主要是中小企業多,低檔產品多,同質化產品多,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少,附加值高的產品和差異化產品少等問題,產出的下降,對于企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十分不利。
同時,資金問題也是儀器儀表制造業所面臨的一大問題。一方面,面對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儀器儀表企業只有實現技術的創新和產品的推陳出新才能在中脫穎而出,但是卻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投入高,產出慢。另一方面,制造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要支出地方稅費(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銷售費用、物流費用、管理費用、銀行利息幾大項,企業的利潤率也將會進一步壓縮。
流動資金少、成本高、產能下降,終導致儀器儀表制造行業的吸引力也在不斷下降。而這種影響還會產生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說人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分崗位年平均工資情況顯示,2017年全部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1578元,其中制造業甚還低于國家平均工資水平,只有58049元,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行業則超過了平均工資的兩倍。因此,導致越來越少的人才進入到制造行業,行業在人才后備軍上有很多的缺口。
事實上,制造行業的危機也不是只在我國出現,在其他國家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美國,在2016年參加大選時的口號就是要復興美國的制造業,但是受需求下降等原因的影響美國仍然存在著制造行業大幅度裁員和減薪事件的發生。在德國和日本制造業發展初期,同樣也曾經存在過制造行業的信任危機,產品技術含量低等問題。
針對這些現象,有人指出,提率,轉型升級,完成從“大”向“強”的轉變,是中國制造業提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淘汰低端產能,則是中國制造業必經的“陣痛”。巴菲特也提出,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誰在裸泳,只有當大洗牌過后,企業的真實價值才能顯露出來,活下來的才是“剩者為王”。
也有人指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路徑有:智能化、精致化、綠色化和服務化。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制造行業極有可能形成“小精美”的局面。浙江義烏雙童一家做吸管的企業,從一支利潤只有0.0008元的吸管逐漸做到產值近2億元的大型企業,還包攬制定了吸管行業的所有標準,展現了中國企業家的堅持、創新和與時俱進。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提出,互聯網必須要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才能實現真正的。對于制造行業來說,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同時我們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制造行業的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