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當人工智能走進環保產業,“智慧環保”不再是空談,整個行業發展日漸成熟。隨著未來大數據、云計算的持續發酵,環保產業將不僅需要政策的引導,更離不開技術的革新。
環保產業走進“美好的時代”,人工智能迎來全面爆發,熱潮之下,牽手環保產業,人工智能運用領域得到進一步拓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環保產業不僅搭上了科技快車,也讓環境治理簡單了不少。
2017年國wu院頒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涵蓋大氣、水、土壤等環境領域的智能監控大數據平臺體系,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智能環境監測網絡和服務平臺。以水環境治理為例,傳統水處理行業借力人工智能,達到了的目標。安徽合肥在治理河道時,“河長巡河+無人機助陣+機器人清淤”三道防線層層把關,讓河面水環境“盡收眼底”,使得排污企業“不亂排、不敢排、不能排”。
另外,據媒體報道,日前,*基于大數據預測分析的智能水處理診斷預測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通過平臺管理,改善系統效率及降低維運成本,使水處理簡潔化、透明化和化。
實踐證明,不論是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還是環境監測,人工智能系統在環境治理中的運用,都能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云端”。而這種數據分析、前期推斷以及預警fang案,有著傳統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
環保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產品開發、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活動的總稱。
據統計,環保產業的規模已從1992年的2500億美元增2013年的60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8%,遠遠超過經濟增長率,成為各個國家十分重視的“朝陽產業”。
根據《“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預測,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環保服務業產值超過5000億元,形成50個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環保服務公司,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40%,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的占比達到30%,這也表明我國的環境服務業發展更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