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隨著我國環保產業和環境科技的發展,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無論是技術水平、儀器種類還是規模,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與國外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
不久前,商務部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中國綠色貿易發展報告》,報告中顯示中國已是大的環境產品出口國。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環境產品出口競爭力在不斷提升,整體水平在不斷持續優化,同時出口分布也正在從發達國家快速擴展到發展中國家,從單純的產品出口向綜合開發轉變,極大地拓展了開發第三方的能力和機會。
然而,報告同時也指出我國也是環境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在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和設備國產化逐步提高的同時,仍存在著技術創新能力較弱、自動化程度較低、復雜的核心技術嚴重依賴進口等問題。監測和檢測大氣、水、土壤以及食品、服裝、玩具、電子產品等制成品中的有害物質含量的儀器設備基本依賴進口。
為了提高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自主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近日,安徽省批10家省技術創新中心的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據悉,該中心將瞄準“突破環境監測共性關鍵技術,解決產業發展技術瓶頸”這一要目標,通過3年建設,構建環境監測設備試驗檢測平臺,形成化檢驗和測試方法體系;建立環境監測設備工程化開發和示范應用平臺,大幅提升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并帶動環保企業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形成具有行業水平、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構建長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成為國家環境監測高技術創新源頭,實現國家環境監測儀器產業跨越式發展。
2017年12月24日,大氣環境污染監測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啟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該實驗室是中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的國家ji工程實驗室。實驗室成立后,將圍繞中國大氣環境監測和環保產業升級發展需求,以提高國產儀器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增強中國大氣環境監測技術的核心競爭力為目標,開展地基、車載(船載)、機載和星載等多平臺大氣環境監測裝備研發,突破大氣細顆粒物、氣態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監測的核心技術,形成共性技術研發、試驗檢測和工程化產業化開發能力。
不論是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還是大氣環境污染監測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都是加速我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
通過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實現優勢資源整合,構建大氣環境監測技術研發平臺,提高環境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通過產學研結合,為我國環保企業提供技術轉移平臺,提升我國新型環保企業的競爭力和技術水平,帶動環保企業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